戴安娜酱酱酱

走,赴约去。

给《独白》的长评

这个长评写得太好!非常感谢小姐姐!谢谢你!

云潇·湘竹:

        首先我要说的是,玄亮圈乃至整个同人圈的通病——段子总比正剧的热度高。但是我想和所有坚持有正剧长篇的文手说,段子的吸引人是暂时的,而正剧为你吸引来的读者才是会一直支持你到永远的。
        这是我第一次写长评,如有不好之处多海涵。所有代表个人观点,欢迎求同存异,欢迎科学研讨,勿喷勿撕,谢谢。无耻地占个tag。原文就在隔壁不远处,我的主页上也有转载😄
        就我个人来讲,我一般不用第一人称写正文。原因很简单,第一人称没有上帝视角,你没办法写其他人物的心理。但是,如果你只着重于一个人的经历或者补充正文的番外,那么第一人称绝对是首选。第一人称更有代入感,也更容易使读者走入该人物的内心。第一人称这方面的优点远胜于第三人称,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点,反而不容易写得出彩。而这位太太做到了。
        而且这篇文章我最喜欢的是太太的文笔。
        先贴一段。
      “我看见你的双眸诚恳又暗藏气魄,饱含的恳切在瞳色里流动清越的水泽,但行至眉眼处却有如洋流般旷远的浩荡宏伟,之前的水泽涌到某种赤烫里,惊涛拍岸之势——这坚定奇妙地与你面对的诸多困境无法交汇,它们隔了一层叫做理想的东西,映得你眼神明亮。当时还算是早春,我却感到你的目光化作焰火的颜色,被空气点染开,摄人心魄。”
        以诸葛亮视角描述隆中对时刘备的神情。非常完美。刘备前半生五易其主,四海漂泊无处容身,而他屡战屡败,屡败屡战,定然是有支撑他的信念,而这个信念就是他的理想,而这个理想应该是最能打动诸葛亮的地方。诸葛亮想求名利哪不能求,他为什么要跟着刘备,为一个当时名微将寡的将军拼去半生?当然是理想的力量。他们有个共同的目标,兴复汉室,海晏河清。
        太太的文中表明了她的观点,即刘备的理想在后期出现了一些变化。
        再贴一段。
      “如今处于你们现在触不到的现在的季汉,内忧外患,存亡之秋,我不应该把我本就没怪罪的东西翻出来,而且你们大抵也不愿看到现今国内的样子。只能说,先帝,我一直在追寻你的身影,从隆中开始然后要直到生命尽头地,实现那份理想,但是道路倥偬,有时我竟分不清,我所为之奋力的,到底是现在走偏的季汉还是之前的你了。年轻的时候我在草庐等了那么些年,心中求一个让我能一心一意从一而终的明主,然而事实证明,从一而终可以做到,只是过程比我想象得要郁结纠葛得多。”
        刘备的理想变换,这可能是不太容易为人所接受的一个事情,但是从逻辑上来看它是极有可能的。我们玄亮圈可能央三粉比较多因为扭三喷点确实多一些,所以普遍地认为刘备就类似于孙皇叔那样,对待亮亮十分温柔,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。因为央三前期真的很美好,是我们在历史后妈的记载中少有的能取得温暖的地方。但是从历史上来看皇叔不会是那样的,因为皇叔他也是一个英雄,举个例子,“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,卧君于地,何但上下床之间邪?”汉献帝没死,但是刘备听到传言后在众多臣子的劝进后称帝,这就是他本有称帝之心的印证。而亮亮也一定是不会怪罪的,他要的就是辅佐他的主公称霸天下,一统寰宇。
        而且对于亮亮的心理描写很贴近人的心理。是的,武侯不是神,他也是一个人,他也会彷徨,也会迷茫。一帆风顺时的信誓旦旦,那不是坚定,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是年少的轻狂。经历了那么多磨难那么多挫折后,还会这么做,还仍然坚持,这才是信念,这才是不屈不挠,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之敬佩的坚定。可以想象东征后的季汉是多么左支右绌,丞相究竟用了多大的努力才能化腐朽为神奇。他每一次北伐,都是向死而生的决绝。诸葛亮可能不清楚刘备的理想最后到底变成了什么,但是他坚定地写下“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”
        再贴一段。
      “我很担心这种从一而终并不是因为不情愿而结束,而是因本就凋谢的理想和难以扭转大多局面的力挽狂澜覆灭。我呈上《出师表》,力主率军北伐,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,去追回原来你我共同的理想,但追逐的力量却要从不得不进行的、可能使力量零落的北伐里汲取。有时候我会忆起过去,然后怀念原来我们彼此坦诚时,你我给予对方的勇气。”
        这对君臣的情义不是朝夕相处,而是远隔千里仍然能知心明性。别人以为我在冷淡你,可我临终是最相信最能托付的还是你。同心同德,相扶相携。
        砸个结尾。
      “我依旧记得你我相见时,你站在我的草庐门口,拱手而立,仪态翩翩,衣角在春风里飘扬。”
        一对两表酬三顾,百转千回念万安。
        做些少年逸事,却是老将笔法。悲凉而不痛苦,苍劲而不哀伤。拙朴之中见工巧,沉郁之中蕴亮色。漫洒轻挥,人物形象跃然纸上。足见作者功底。
        最后也是给所有玄亮同胞的赠言:我们可以拿着玄亮的名字肆意加工,因为创作是我们的自由。但我希望无论是段子还是车,写手们,画手们,还有不太容易为人所接受的一个事情,但是从逻辑上来看它是极有可能的。我们玄亮圈可能央三粉比较多因为扭三喷点确实多一些,所以普遍地认为刘备就类似于孙皇叔那样,对待亮亮十分温柔,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。因为央三前期真的很美好,是我们在历史后妈的记载中少有的能取得温暖的地方。但是从历史上来看皇叔不会是那样的,因为皇叔他也是一个英雄,举个例子,“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,卧君于地,何但上下床之间邪?”汉献帝没死,但是刘备听到传言后在众多臣子的劝进后称帝,这就是他本有称帝之心的印证。而亮亮也一定是不会怪罪的,他要的就是辅佐他的主公称霸天下,一统寰宇。
        而且对于亮亮的心理描写很贴近人的心理。是的,武侯不是神,他也是一个人,他也会彷徨,也会迷茫。一帆风顺时的信誓旦旦,那不是坚定,是初生牛犊不怕虎,是年少的轻狂。经历了那么多磨难那么多挫折后,还会这么做,还仍然坚持,这才是信念,这才是不屈不挠,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之敬佩的坚定。可以想象东征后的季汉是多么左支右绌,丞相究竟用了多大的努力才能化腐朽为神奇。他每一次北伐,都是向死而生的决绝。诸葛亮可能不清楚刘备的理想最后到底变成了什么,但是他坚定地写下“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。”
        再贴一段。
      “我很担心这种从一而终并不是因为不情愿而结束,而是因本就凋谢的理想和难以扭转大多局面的力挽狂澜覆灭。我呈上《出师表》,力主率军北伐,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,去追回原来你我共同的理想,但追逐的力量却要从不得不进行的、可能使力量零落的北伐里汲取。有时候我会忆起过去,然后怀念原来我们彼此坦诚时,你我给予对方的勇气。”
        这对君臣的情义不是朝夕相处,而是远隔千里仍然能知心明性。别人以为我在冷淡你,可我临终是最相信最能托付的还是你。同心同德,相扶相携。
        砸个结尾。
      “我依旧记得你我相见时,你站在我的草庐门口,拱手而立,仪态翩翩,衣角在春风里飘扬。”
        一对两表酬三顾,百转千回念万安。
        做些少年逸事,却是老将笔法。悲凉而不痛苦,苍劲而不哀伤。拙朴之中见工巧,沉郁之中蕴亮色。漫洒轻挥,人物形象跃然纸上。足见作者功底。
        最后也是给所有玄亮同胞的赠言:我们可以拿着玄亮的名字肆意加工,因为创作是我们的自由。但我希望无论是段子还是车,写手们,画手们,还有剪刀手们,你们在自由创作的时候,别忘了他们本来的样子。多支持一些史向正剧向好吗,因为产史向正剧向的太太们如同北伐道路上的丞相,他们执着而孤独,他们靠着他们的理想来坚持。我同样喜欢段子,我也看车,我并非诋毁一些段子和车,只是产史向正剧向的太太,他们更渺小,他们会期待着读者的评论,他们看着每一个红心蓝手欢呼雀跃,他们辛辛苦苦打出来的几千字几万字甚至不如一篇百字小段子,可他们从未放弃。我说这些可能不太够资格,有些教训人的嫌疑。但我是真心的,念在我一片赤诚的分上别喷我。
        愿我们共勉。 @清伊 

评论

热度(36)